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惠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05-20 | 779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七)优化建筑用能结构。逐步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建筑用能中清洁电力消费比例。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在新建交通枢纽站、加油站、文体和商务中心、数据中心、工业园区(不包括大亚湾石化区)等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试点,鼓励具有自有产权的城乡居民在住宅建筑屋顶安装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探索“光储直柔”技术应用。引导居民生活热水、炊事等用能行为向电气化方向发展,积极推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高效电炉灶、高效电热锅炉等纯电消耗设备,推动高效直流电器与设备应用。逐步对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电气化改造,推广建筑用能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加强与电网的衔接与协调,推动智能微电网、蓄冷、弹性负荷调节、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到达8%。到2030年,建筑用电占建筑能耗比例超过87%,新建公共建筑全电气化比例达到30%。(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等依职责参与)

三、统筹县城和乡村绿色低碳发展


(八)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构建布局紧凑、尺度宜人的县城空间,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将低碳发展融入到县城建设中,稳步推进惠东、博罗、龙门3个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合理控制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匹配,具体指标按照国家部委有关文件要求执行。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模式,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强社区绿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建设,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市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消防救援支队等依职责参与)

(九)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持续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发挥出圩镇联城带乡的枢纽功能。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绿色低碳村庄建设,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到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中。加强传统村落调查,完成中国传统村落的挂牌,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注重发挥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鼓励结合发展民宿、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强保护与活化利用。(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依职责参与)